《花開玉樹》向玉樹藏族自治州成立70年深情獻禮
在玉樹最美的季節(jié)遇見他們,他們是玉樹滄桑巨變的親歷者、見證者,他們平凡而又溫暖的故事,感人肺腑,直擊心底……青海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走基層系列報道《花開玉樹》,讓我們傾聽他們的故事……
青海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走基層系列報道《花開玉樹》第十一篇:《璀璨琳瑯“安沖藏刀”》

佩戴“安沖藏刀”的小伙子
說起玉樹的“安沖藏刀”可謂家喻戶曉,它不僅是藏族群眾必備的生活工具和裝飾品,更是藏族群眾傳統(tǒng)的手工藝品之一。

藏刀生產(chǎn)工坊里忙碌的工人
在玉樹市區(qū)產(chǎn)業(yè)園的藏刀生產(chǎn)工坊里,記者看到10多名手工藝人正在制作“安沖藏刀”,淬煉、雕刻、打磨……在錯落有致的敲打聲中,一把把圖案精美、色彩艷麗、工藝精湛的“安沖藏刀”從這里走進了藏族群眾的生活中,走進了改變他們生活的市場中。

正在制作“安沖藏刀”的班久
產(chǎn)業(yè)園的手工藝人來自安沖鄉(xiāng)的拉澤村,他們在這里不僅可以跟著傳承人學習制作藏刀手藝,還能有一份穩(wěn)定的收入。
19歲的班久,學習制作“安沖藏刀”已經(jīng)有8年的時間,在他一簪一簪細膩地簪刻下,刀鞘上一朵栩栩如生的精美花朵赫然在目。
記者:你制作的這個是什么?
班久:刀鞘部分。
記者:我看這個圖案特別精美,這是什么圖案?
班久:我們安沖藏刀花的樣子,這是葉子。
記者:你學了大概多長時間了?
班久:學了8年了,難做,特別復雜,要一刀一刀刻出來。
記者:你每個月收入有多少?
班久:2000多元。

精美的“安沖藏刀”
“安沖藏刀”的制作歷史有500多年。藏刀以金、銀、銅等金屬為主要制作材料,外面的鑲飾大多鑲嵌金屬葉片、珊瑚和綠松石,刀鞘上刻有龍、鳳、花草等紋樣。玉樹州玉樹市安沖鄉(xiāng)鄉(xiāng)長更尕賽昂說,安沖藏刀工藝復雜,制作精美,是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。

“安沖藏刀”手工藝人們
更尕賽昂:安沖鄉(xiāng)藏刀手工藝也是村民主要受益的一個特色手工藝,原先我們的傳承人只有2個人,到目前已經(jīng)有16個人。依托傳承人傳幫帶,把安沖鄉(xiāng)的藏刀手工藝做成以培訓、加工、銷售為一體的模式,為村民們帶來更多的收入。

煙雨朦朧的拉澤村
62歲的旦周是“安沖藏刀”發(fā)源地拉澤村的人,從16歲開始,因為熱愛,他就跟隨父親學習“安沖藏刀”的技藝,逐漸成為遠近聞名的“安沖藏刀”州級非遺傳承人。在教授年輕人的時候,旦周仍然會按照最古老技法手工打制“安沖藏刀”。
通訊員投稿
手機版
| 媒體頻道






